本站内容均来自兴趣收集,如不慎侵害的您的相关权益,请留言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.谢谢.
新智元推荐
来源:AIWalker
编辑:SF
【新智元导读】该文是清华大学&旷视科技等提出的一种新颖的CNN设计范式,它将ACNet的思想与VGG架构进行了巧妙的结合,首次将plain模型的精度在ImageNet上提升到了超过80%top1精度。相比ResNet、RegNet、EfficientNet等网络,RepVGG具有更好的精度-速度均衡。
paper: httsp://arxiv.org/abs/2101.03697
code: https://github.com/DingXiaoH/RepVGG
Abstract
本文提出一种简单而强有力的CNN架构RepVGG,在推理阶段,它具有与VGG类似的架构,而在训练阶段,它则具有多分支架构体系,这种训练-推理解耦的架构设计源自一种称之为“重参数化(re-parameterization)”的技术。
在ImageNet数据集上,RepVGG取得了超过80%的top-1精度,这是plain模型首次达到如此高的精度。在NVIDIA 1080TiGPU上,RepVGG比ResNet50快83%,比ResNet101快101%,同时具有更高的精度;相比EfficientNet与RegNet,RepVGG表现出了更好的精度-速度均衡。
该文的主要贡献包含以下三个方面:
提出了一种简单有强有的CNN架构RepVGG,相比EfficientNet、RegNet等架构,RepVGG具有更佳的精度-速度均衡;
提出采用重参数化技术对plain架构进行训练-推理解耦;
在图像分类、语义分割等任务上验证了RepVGG的有效性。
Method
Simple is Fast, Memory-economical, Flexible
简单的ConvNet具有这样三点优势:
Fast:
相比VGG,现有的多分支架构理论上具有更低的Flops,但推理速度并未更快。比如VGG16的参数量为EfficientNetB3的8.4倍,但在1080Ti上推理速度反而快1.8倍。这就意味着前者的计算密度是后者的15倍。
Flops与推理速度的矛盾主要源自两个关键因素:
(1) MAC(memory access cose),比如多分支结构的Add与Cat的计算很小,但MAC很高;
(2)并行度,已有研究表明:并行度高的模型要比并行度低的模型推理速度更快。
Memory-economical:
多分支结构是一种内存低效的架构,这是因为每个分支的结构都需要在Add/Concat之前保存,这会导致更大的峰值内存占用;而plain模型则具有更好的内存高效特征。
Flexible:
多分支结构会限制CNN的灵活性,比如ResBlock会约束两个分支的tensor具有相同的形状;与此同时,多分支结构对于模型剪枝不够友好。
Training-time Multi-branch Architecture
Palin模型具有多种优势但存在一个重要的弱势:性能差。比如VGG16在ImageNet仅能达到72%的top-1指标。
本文所设计的RepVGG则是受ResNet启发得到,ResNet的ResBlock显示的构建了一个短连接模型信息流
,当
的维度不匹配时,上述信息流则转变为
。
尽管多分支结构对于推理不友好,但对于训练友好,作者将RepVGG设计为训练时的多分支,推理时单分支结构。作者参考ResNet的identity与1×1分支,设计了如下形式模块:
其中,
分别对应
卷积。在训练阶段,通过简单的堆叠上述模块构建CNN架构;而在推理阶段,上述模块可以轻易转换为
形式,且
的参数可以通过线性组合方式从已训练好的模型中转换得到。
Re-param for Plain Inference-time Model
接下来,我们将介绍如何将已训练模块转换成单一的
卷积用于推理。下图给出了参数转换示意图。
我们采用
表示输入
,输出
,卷积核为3的卷积;
采用
表示输入
,输出
,卷积核为1的卷积;
采用
表示
卷积后的BatchNorm的参数;
采用
表示
卷积后的BatchNorm的参数;
采用
表示identity分支的BatchNorm的参数。
假设
分别表示输入与输出,当
时,
否则,简单的采用无identity分支的模块,也就是说只有前两项。注:bn表示推理时的BN。
首先,我们可以将每个BN与其前接Conv层合并:
注:identity分支可以视作
卷积。通过上述变换,此时上述模块仅仅具有一个
卷积核,两个
卷积核以及三个bias参数。
此时, 三个bias参数可以通过简单的add方式合并为一个bias ;而卷积核则可以将
卷积核参数加到
卷积核的中心点得到。
Architectural Specification
前面介绍了RepVGG的核心模块设计方式,接下来就要介绍RepVGG的网络结构如何设计了。
下表给出了RepVGG的配置信息,包含深度与宽度。
RepVGG是一种类VGG的架构,在推理阶段它仅仅采用
卷积与ReLU,且未采用MaxPool。对于分类任务,采用GAP+全连接层作为输出头。
对于每个阶段的层数按照如下三种简单的规则进行设计:
第一个阶段具有更大的分辨率,故而更为耗时,为降低推理延迟仅仅采用了一个卷积层;
最后一个阶段因为具有更多的通道,为节省参数量,故而仅设计一个卷积层;
在倒数第二个阶段,类似ResNet,RepVGG放置了更多的层。
基于上述考量,RepVGG-A不同阶段的层数分别为1-2-4-14-1;与此同时,作者还构建了一个更深的RepVGG-B,其层数配置为1-4-6-16-1。RepVGG-A用于与轻量型网络和中等计算量网络对标,而RepVGG-B用于与高性能网络对标。
与此同时,作者采用因子
控制前四个阶段的通道,因子
控制最后一个阶段的通道,通常
(我们期望最后一层具有更丰富的特征)。
为避免大尺寸特征的高计算量,对于第一阶段的输出通道做了约束
。基于此得到的不同RepVGG见下表。
为进一步降低计算量与参数量,作者还设计了可选的
组卷积替换标准卷积。具体地说,在RepVGG-A的3-5-7-…-21卷积层采用了组卷积;此外,在RepVGG-B的23-25-27卷积层同样采用了组卷积。
Experiments
接下来,我们将在不同任务上验证所提方案的有效性,这里主要在ImageNet图像分类任务上进行了实验分析。
上表给出了RepVGG与不同计算量的ResNe及其变种在精度、速度、参数量等方面的对比。
可以看到:RepVGG表现出了更好的精度-速度均衡,比如
RepVGG-A0比ResNet18精度高1.25%,推理速度快33%;
RepVGG-A1比Resnet34精度高0.29%,推理速度快64%;
RepVGG-A2比ResNet50精度高0.17%,推理速度快83%;
RepVGG-B1g4比ResNet101精度高0.37%,推理速度快101%;
RepVGG-B1g2比ResNet152精度相当,推理速度快2.66倍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:RepVGG同样是一种参数高效的方案。比如:相比VGG16,RepVGG-B2b168.com仅需58%参数量,推理快10%,精度高6.57%。
与此同时,还与EfficientNet、RegNet等进行了对比,对比如下:
RepVGG-A2比EfficientNet-B0精度高1.37%,推理速度快59%;
RepVGG-B1比RegNetX-3.2GF精度高0.39%,推理速度稍快;
此外需要注意:RepVGG仅需200epoch即可取得超过80%的top1精度,见上表对比。 这应该是plain模型首次在精度上达到SOTA指标 。
相比RegNetX-12GF,RepVGG-B3的推理速度快31%,同时具有相当的精度。
尽管RepVGG是一种简单而强有力的ConvNet架构,它在GPU端具有更快的推理速度、更少的参数量和理论FLOPS;但是在低功耗的端侧,MobileNet、ShuffleNet会更受关注。
全文到此结束,更多消融实验分析建议各位同学查看论文原文。
题外话
话说在半个月多之前就听说xiangyu等人把ACNet的思想与Inception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性能更好的重参数化方案RepVGG,即可取得训练时的性能提升,又可以保持推理高效,使得VGG类网络可以达到ResNet的高性能。
在初次看到RepVGG架构后,笔者就曾尝试将其用于VDSR图像超分方案中,简单一试,确实有了提升,而且不需要进行梯度裁剪等额外的一些操作,赞。
从某种程度上讲,RepVGG应该是ACNet的的一种极致精简,比如上图给出了ACNet的结构示意图,它采用了
三种卷积设计;而RepVGG则是仅仅采用了
三个分支设计。
ACNet与RepVGG的另外一点区别在于:ACNet是将上述模块用于替换ResBlock或者Inception中的卷积,而RepVGG则是采用所设计的模块用于替换VGG中的卷积。
Code
最后附上作者提供的RepVGG的核心模块实现code,如下所示。
Be First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