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ess "Enter" to skip to content

4个步骤:聚类分析如何分析用户?

聚类分析(cluster analysis)是常见的数据挖掘手段, 其主要假设是数据间存在相似性。 而相似性是有价值的,因此可以被用于探索数据中的特性以产生价值。

 

常见应用包括:

 

用户分割: 将用户划分到不同的组别中,并根据簇的特性而推送不同的。

 

广告欺诈检测: 发现正常与异常的用户数据,识别其中的欺诈行为。

 

 

如上图,数据可以被分到红蓝绿三个不同的簇(cluster)中,每个簇应有其特有的性质。 显然,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,是在缺乏标签的前提下的一种分类模型。 当我们对数据进行聚类后并得到簇后,一般会单独对每个簇进行深入分析,从而得到更加细致的结果。

 

常见的聚类方法有不少,比如 K均值(K-Means),谱聚类(Spectral Clustering),层次聚类(Hierarchical Clustering), 大部分机器学习参考书上都有介绍,此处不再赘述。今天主要探讨实际操作聚类分析时的一些技巧。

 

01 如何选择适合的聚类算法

 

聚类算法的运算开销往往很高,所以最重要的选择标准往往是 数据量 。

 

但数据量上升到一定程度时, 如大于10万条数据,那幺大部分聚类算法都不能使用。 最近读到的一篇对比不同算法性能随数据量的变化很有意思。在作者的数据集上,当数据量超过一定程度时仅K均值和HDBSCAN可用。

 

我的经验也是,当数据量超过5万条数据以后, K均值可能是比较实际的算法。 但值得注意的是,K均值的效果往往不是非常好。

 

因此不难看出,K均值算法最大的优点就是 运行速度快,能够处理的数据量大,且易于理解。 但缺点也很明显,就是 算法性能有限,在高维上可能不是最佳选项。

 

一个比较粗浅的结论是,在数据量不大时,可以优先尝试其他算法。当数据量过大时,可以试试HDBSCAN。仅当数据量巨大,且无法降维或者降低数量时,再尝试使用K均值。

 

一个显着的问题信号是, 如果多次运行K均值的结果都有很大差异,那幺有很高的概率K均值不适合当前数据, 要对结果谨慎的分析。

 

另一种替代方法是 对原始数据进行多次随机采样得到多个小样本,并在小样本上聚类,并融合结果。 比如原始数据是100万,那幺从中随机采样出100个数据量等于1万的样本,并在100个小数据集上用更为复杂的算法进行聚类,并最终融合结果。

 

此处需要注意几点问题:

 

随机采样的样本大小很重要,也不能过小。 需要足够有代表性,即小样本依然可以代表总体的数据分布。如果最终需要划分很多个簇,那幺要非常小心,因为小样本可能无法体现体量很小的簇。

 

在融合过程中要关注样本上的聚类结果是否稳定,随机性是否过大。 要特别注意不同样本上的 簇标号是否统一,如何证明不同样本上的簇结果是一致的。

 

因此我的经验是, 当数据量非常大时,可以优先试试K均值聚类,得到初步的结果。如果效果不好,再通过随机采样的方法构建更多小样本,手动融合模型提升聚类结果, 进一步优化模型。

 

02 聚类分析时需要使用什幺变量?

 

这个是一个非常难回答的问题,而且充满了迷惑性,不少人都做错了。举个简单的例子,我们现在有很多客户的商品购买信息,以及他们的个人信息,是否该用购买信息+个人信息来进行聚类呢?

 

未必,我们需要首先回答最重要的一个问题: 我们要解决什幺问题?

 

如果我们用个人信息,如性别、年龄进行聚类,那幺结果会被这些变量所影响,而变成了对性别和年龄的聚类。所以我们应该先问自己, “客户购物习惯”更重要还是“客户的个人信息”更重要?

 

如果我们最在意的是 客户怎幺花钱,以及购物特征, 那就应该完全排除客户的个人信息(如年龄性别家庭住址),仅使用购买相关的数据进行聚类。这样的聚类结果才是完全由购买情况所驱动的,而不会受到用户个人信息的影响。

 

那该如何更好的利用客户的个人信息呢?这个应该被用在聚类之后。 当我们得到聚类结果后,可以对每个簇进行分析, 分析簇中用户的个人情况,比如高净值客户的平均年龄、居住区域、开什幺车。无关变量不应该作为输入,而应该得到聚类结果后作为分析变量。

 

一般情况下,我们先要问自己,这个项目在意的是什幺?很多时候个人信息被错误的使用在了聚类当中,聚类结果完全由个人信息所决定(比如男性和女性被分到了两个簇中),对于商业决策的意义就不大了。一般来说, 应该由商业数据驱动,得到聚类结果后再对每个簇中的用户个人信息进行整合分析。

 

但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方法不是绝对的。 在聚类中有时候也会适当引入个人信息,也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变量的权重来调整每个变量的影响。

 

03 如何分析变量的重要性?

 

首先变量选择是主观的, 完全依赖于建模者对于问题的理解,而且往往都是想到什幺用什幺。因为聚类是无监督学习,因此很难评估变量的重要性。

 

介绍两种思考方法:

 

考虑变量的内在变化度与变量间的关联性: 一个变量本身方差很小,那幺不易对聚类起到很大的影响。如果变量间的相关性很高,那幺高相关性间的变量应该被合并处理。直接采用算法来对变量重要性进行排序。

 

另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是,如果我用算法找到了重要特征,那幺仅用重要特征建模可以吗?这个依然不好说,我觉得 最需要去除的是高相关性的变量, 因为很多聚类算法无法识别高相关性,会重复计算高相关性特征,并夸大了其影响,比如K均值。

 

04 如何证明聚类的结果有意义?如何决定簇的数量?

 

聚类分析是无监督学习,因此没有具体的标准来证明结果是对的或者错的。一般的判断方法无外乎三种:

 

人为验证聚类结果符合商业逻辑。 比如我们对彩票客户进行聚类,最终得到4个簇,其中分为:

 

“高购买力忠实客户”:花了很多钱的忠实客户,他们可能常年购买且花费不菲

 

“普通忠实客户”:常年购买,但每次的购买额度都不大

 

“刺激性消费单次购买者”:只购买了几次,但是一掷千金

 

“谨慎的单次购买者”:只购买了几次,每次买的都很谨慎

 

我们可以用通过 商业逻辑来解释聚类结果, 结果应该大致符合行业专家的看法。最终你的聚类结果需要回归到现实的商业逻辑上去,这样才有意义。

 

预先设定一些评估标准,比如簇内的紧凑度和簇间的疏离度,或者定义好的函数如Silhouette Coefficient。一般来说设定一个好的评估标准并不容易, 所以不能死板的单纯依赖评估函数。

 

通过可视化来证明不同簇之间的差异性。因为我们一般有超过两个变量,所以会需要先对数据进行压缩,比如很多流形学习的方法多维缩放(multi-dimensional scaling)。

 

以下图为例,我把数据分成了四个簇,并用T-SNE压缩到二维并绘制出来。从直观上看,不同簇间有了一定区别。类似的可视化也可以在变量间两两绘制,或者直接画pairplot。

 

 

所以如何定义一个好的聚类结果?我认为应该符合几个基本标准:

 

符合商业常识,大致方向上可以被领域专家所验证可视化后有一定的区别,而并非完全随机且交织在一起,如果有预先设定的评估函数,评估结果较为优秀。

 

因此决定簇的数量也应该遵循这个逻辑,适当的数量应该满足以上三点条件。如果某个簇的数量过大或者过小,那可以考虑分裂或者合并簇。

 

当然,聚类作为无监督学习,有很多模棱两可的地方。但应时时牢记的是, 机器学习模型应服务商业决策,脱离问题空谈模型是没有意义的。

 

转载、引用前需联系作者,并署名作者且注明文章出处。

 
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。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 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如果有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着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

Be First to Comment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